近日,名古屋大學工學研究科使用我公司提供的液晶材料CF756(別名:LC756 CAS:223572-88-1)與液晶單體RM257(CAS:174063-87-7 )混合合成了具有圓偏振熒光(CPL)的單分散FCLC顆粒取得新研發成果。
https://nagoya.repo.nii.ac.jp/records/2007902
https://nagoya.repo.nii.ac.jp/record/2010131/files/k14902_thesis.pdf
在這項研究中通過將液晶單體 (RM257) 與6 wt%的手性劑 (LC756) 混合,并使用噴涂法將該混合物涂覆在基板上,然后在紫外光下進行聚合,制備具有結構色的膽甾相液晶層。隨后,使用熱敏打印機將所需圖案打印在透明的PVC膜上。這層PVC膜覆蓋在形成的結構色涂層上。完成這一步之后,通過使用模板均勻地將FCLC顆粒噴涂到PVC膜的表面。最后為了增加耐久性并提供保護,在標簽表面涂覆PDMS并使其固化。這樣PDMS 層不僅能提供保護,還能增強標簽的整體穩定性和耐用性。
該研究團隊使用分散聚合方法合成了具有圓偏振熒光(CPL)的單分散FCLC顆粒。引入了一種氰基取代的熒光分子FD,以增強其在液晶單體RM23中的溶解性,從而能夠通過調節FD濃度來調控FCLC顆粒的CPL特性,影響顏色和熒光強度。該團隊通過調整溶劑比例,生產了不同尺寸的FCLC顆粒,發現隨著顆粒尺寸的增加,CPL強度和熒光手性異質體比(glum)也隨之增加。改變手性摻雜劑iCD的含量導致顆粒內分子間力的減弱,引起從無序結構到雙極結構再到徑向結構的轉變。液晶從雙極結構到徑向排列的過渡導致液晶高度有序排列,最大化CPL強度。液晶相從共軛向膽甾相,再到螺旋膽甾相(TGB相)的過渡是實現CPL手性反轉的關鍵,這一過程由iCD濃度控制。此外,該研究還探討了FCLC顆粒在雙重光學防偽應用中的潛力,開發了一種在自然光下隱藏信息,在左旋圓偏振光和紫外光下揭示加密信息的新系統。這種雙重防偽系統有望用于保護高價值物品和敏感文件。
總的來說我公司提供的CF756(CAS:223572-88-1)在這項研究推進了該科研團隊對液晶材料光學特性的理解,并為創新光電設備和防偽技術的發展做出了貢獻。